Zhang @ 2011-09-07:
祝老师,您好,我想用结构方程模型做路径分析,有个问题不清楚,想跟您请教一下。
先说样本量,我调查了100户,也就是我的的样本量是100,假设模型包含4个自变量,其中2个是连续变量,1个是类别变量,1个是计数变量,因变量只有1个,是连续的。
我的模型中有一个中介变量,这个中介变量就是上面提到的类别变量。我主要是想问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问题,对于我这样一个小样本量,里面又含有非连续的变量类型,参数估计的方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(GLS)和ordinary or unweighted least square (OLS OR ULS)哪个更适合一点?
此外,您觉得我100个样本是否适合做这样一个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?我是刚开始学SEM,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,非常感谢关注,期待您的答复。
庄主 @ 2011-09-12:
你虽然是新手,但对数据和问题的叙述既简洁又清楚。这是做好科学研究(或定量分析)的第一步。推荐给其他提问者学习。
类别变量(categorical variable,或叫名目变量)可以做中介变量,但不能用SEM来分析。SEM确实有好几种估算方法,如你提到的GLS、OLS和ULS,以及更常见的Maximum Likelihood (ML)。但所有估算方法都要求除了grouping variable(分组变量)之外的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必须是连续或定距变量。你当然可以用那个类别变量做分组变量,但那检验的是moderation effects(调节或交互效应)而非mediation(中介效应)。
那么,不用SEM是否可以检验类别变量的中介效应呢?可以,但我得事先预警一下:有关的操作和解读都非常(或极其)繁琐。我假定你已经了解中介效应的一般原理(或用“中介变量”查询一下本站有关前贴),所以不再赘言,以下只介绍具体操作步骤。
一、以Y为因变量,X(在本案中是三个连续或计数变量,记为X1、X2和X3)为自变量,做一回归分析,得到的回归系数记为c。
Y = cX (Eq. 1)
可用常用的OLS回归,或用general linear model (GLM)回归,两者的结果相同,但后者在第二步中更为方便。
二、将M(类别变量)加入上述回归,得到的回归系数分别记为c'和b。
Y = c'X + bM (Eq. 2)
如你在第一步里用的是OLS回归,须先将M转换成k - 1个dummy variables(零一变量),其中k是M的类别个数;如第一步用的是GLM回归,则可以省去对M的转换而直接进入。注意:1. 这里的回归系数是c',不是第一步中的c;2. 如果M有3个以上的类别时(即k > 2),就会得到k - 1个b,可分别记为b1,b2,…,bk-1,多个b的出现是上面提到的“繁琐”原因之一。
三、以M为因变量、X(本案中X1 - X3)为自变量,做一回归分析,得到的回归系数记为a。
M' = aX (Eq. 3)
由于这里的因变量M是类别变量,所以不能用OLS或GLM回归,而要用Logistic Regression (LR,当k = 2) 或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(MLR,当k > 2)。如与第二步一样,当M的类别大于2时,会有k–1个a,可记为a1,a2,…,ak-1,这又是一个繁琐之处。
更重要的是公式3中的M'与公式2中的M之不同。前者是probability of odds ratio between category j and category 1-j (某一类别j发生与否的概率)而后者是difference in the mean between category j and the baseline category (类别j与基准类别之间平均数之差)。这是最容易引起困惑繁琐的地方,尤其是对于不熟悉类别变量分析的基本原理(如什么是类别发生概率等)。
四、这是另一个难点:如上所述,M在第一、二步的OLS(或等值的GLM)中和在第三步的LR或MLR中的scale(单位)不同,所以MLR系数a不能与OLS系数b等直接比较,而我们知道,检验中介效应的核心是检验ab (即X通过M对Y的间接影响)的显著性以及比较c'与ab的大小而实现的。因此,a必须与b等具有相同的单位。为此,我们需要将它们转换成各其的标准化系数。其公式分别为:
a' = a Sx / Sm' (Eq. 4a)
b' = b Sm / Sy (Eq. 4b)
c'' = c' Sx / Sy (Eq. 4c)
其中Sx和Sy分别是连续变量X和Y的标准差,可以用SPSS的Descriptive或其它软件的类似指令直接算出。公式4b中的Sm是零一变量M的标准差,也可以用上述指令直接算出。但是4a中的Sm'是公式3中的因变量M'的标准差,即一个“什么什么发生与否”的概率的标准差,没法直接算。对它的一种估算方法是:
其中p是圆周率 (= 3.1416…),p2/3则是标准化的logistic分布函数的方差(这一项其实是一个常数,= 3.14162 / 3 = 3.29),因此公式5可以简化成
不知你是否还在看吗?看懂了多少?我知道第一、二步很容易,第三、四步并不难,但很繁琐,如没有做过LR或MLR的人确实难以消受这种思路的产品。如果你能坚持到这里,接下来就可以看到辛苦劳动的成果了:检验M的中介效应。
不管M是连续变量还是类别变量,检验其是否具有中介效应的原理是一样的,即:
一、公式1中的c必须显著;
二、公式2中的b和公式3中的a必须显著;
三、最后看公式2中的c'。这时有三种可能:
1. 如果c'不显著,那么M具有完全(或强烈)的中介效应(理想状态);
2. 如果c'显著、但其标准化系数c"(见公式4c)小于a和b的标准化系数之乘积a'b'(见公式4a和4b),那么M具有部分(或微弱)的中介效应(常见的中介效应大多如此);
3. 如果c'显著、而且c">a'b',即X对Y的直接影响大于通过M的间接影响,或者说,M的出现并没有改变X对Y有显著影响的基本格局。因此,我们必须承认M不具备中介效应。有些读者认为,只要a'b'是显著的,就说明M有中介效应。这种看法是错的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